播音员发音训练 – 呼吸训练

声音的强弱、连断、纵收完全取决于气息的控制,声音的高低抑扬、色彩变化也与气息状态密切相关,气息控制不好,欲纵不能纵,欲收不能收,播音时就会口不应心。

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,声音色彩是随着感情变化而变化的。在“情”与“声”这一对矛盾中,情处于主导方面。在练声用声时同样需要遵循这一原则。“唱曲之法,不但声之宜调,而得曲之情尤重。”(《乐府传声》)。

怎样才能使声音随着感情变化呢?只有在“气随情动”的情况下,才能做到“声随情变”,也就是说,由于感情的变化,气息随着动起来,才产生了声音的变化。只有“以情运气”,才能“以情带声”,做到以声传情。即从语言表达的角度看,“气”是“情”与“声”之间的桥梁。播音发声对于气息的要求可以概括为四个字:深、匀、通、活。
深:吸的深,气的容量大;
匀:出的匀,温动流畅;
通:通畅无阻,行走自如
活:能随感情的变化而灵活运动。

为了达到这些要求,必须掌握胸腹联合呼吸,也就是我国传统的说唱中讲究的丹田气。这种呼吸方式最科学,最自然,且有利于健康。呼吸训练的重点是呼气,这不仅因为呼气时发声,还由于生活中的呼气延续时间短、不匀,不能满足播音的用气需要。

吸气时上胸部隆起,肩微上抬,这些是胸式呼吸,又叫浅呼吸。由于这种呼吸吸入的气量小,难于控制,播音时总感到不足,发出的声音单薄乏力,无法表达庄重深沉的感情。

有的为了把气吸深,吸气时腹部隆起(人安静休息时的呼吸方式),这就是腹式呼吸。这种呼吸气量也不大,发高强音时吃力。

我们需要的是胸腹联合呼吸,吸气时肺部向前后左右上下全面扩张,吸入的气量大,能以小腹为支点进行控制。吸气就像深吸花香味或在空气特别清新处做深呼吸,舒畅自然,胸廓下部向两侧张开,腰带处渐紧,同时小腹自然紧缩。呼气象吹响空小瓶似的,气息均匀而缓慢地外流,小腹保持有控制状态(不能无控制地松下来)。由于呼气的强弱急慢是由小腹控制的,而小腹紧缩的集中点(脐下三指处)称丹田,故这种气息控制法称为丹田气。丹田被称作气根或气息支点。

掌握胸腹联合呼吸要求腹肌有交好的弹性,因此应该经常做“仰卧起坐’等运动以锻炼腹肌。躺在床上用手推丹田处有助于体会小腹的活动。

如果开始不能掌握胸腹联合呼吸的吸气要领,可用如下方法体会:
(一) 坐于椅上,身体略前倾,感觉气“沿脊椎骨”吸入肺底,此时两肋和后腰渐觉胀满。
(二) 坐于椅上,腹肌完全放松,缓缓吸气,腹部逐渐收缩隆起;呼气,腹部逐渐收缩:保持腹肌的收缩状态再吸气,两肋即逐渐护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