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论是辉煌卓越,还是所谓的「躺平」,人生真正的意义,在于你内心的渴望和追求,而不是外界的定义。
而通常,我们总会被世俗所困,被身边的人影响,周围的唾液将我们本该我行我素的追求渐渐淹没。
就这样,我们对自己妥协了,止步了,羡慕着别人的人生。
我们需要一个契机,去觉醒,去发现那个「最真实的自己」。
因为真实的自己,才是最强大的武器。
社会上的人形形色色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准、决断和办事方法。
有的人选择轻松的人生,很少努力,稳坐舒适圈;
有的人选择奋斗的人生,心怀梦想,不惧风浪;
有的人选择归一的人生,遵从内心的声音,不念过去,不惧将来。
哲学家尼采,把人的精神变化分为三个阶段:
骆驼、狮子、婴儿。
而你,又处于哪个阶段呢?
1)骆驼阶段
骆驼,在我们的印象中,是一种温顺、听话的动物。
它代表着
——被动、听命于外界、顺从于传统与权威。
处于「骆驼阶段」的精神状态是“我应该是谁”。
所有关于外界的标准,例如传统思想、主流观念、父母的命令、长辈的要求、周围人的看法等等,都像铁链一样,把思想牢牢地绑住。
在这种“我应该是谁”的影响下,“骆驼们”的行事准则总会依据他人而定。
他们感受不到自我的存在,习惯性忽略掉自己的第一反应,听不见内心的声音,触碰不到真实的自己。
心理学家霍尼说:
“人之所以会陷入‘应该思维’,
是因为我们不断寻找被别人喜爱的‘自我’标准,
来妄图根据这个标准创造一个理想的我。”
处在「骆驼阶段」的人,渴望从外界找来“自我”标准,以此获得安全感。
他们认为,做别人喜欢的人会更轻松。
但后果是,一旦根据外界的标准来创造自我,就会与内在真实的自己失去联络。
有些人,在很长时间、甚至一辈子,都活在世俗的观念里、别人的话语中,与真实的自己渐行渐远。
那么终其一生,他都在吃力地完成着“骆驼的人生”,精神层面永远停留在「骆驼阶段」。
当下次我们有“应该”思维时,就要发问:
我们是不是正处在「骆驼阶段」?
从这个自我怀疑开始,慢慢蜕变,离开骆驼这一阶段,踏上更高一层的精神世界——「狮子阶段」。
2)狮子阶段
当我们努力克服“我应该”的状态、寻找“我自己”时,「骆驼阶段」逐渐升级脱变,进入「狮子阶段」。
狮子是万兽之王,它代表的是
——主动、反抗、突破困难的力量。
狮子的心态是“我要成为谁”,不再被外界力量驱使,不愿再埋头负重前行,隐形的枷锁被他撕得粉碎,传统的思想已经破灭,自由的火种正在燃烧。
“我命由我不由天”,是狮子们自信果敢的宣言。
而从骆驼蜕变成狮子,最重要的一步是自我超越。
既要摆脱依靠外界带来的安全感,又要勇敢面对责任、选择自由。
“给我自由吗?千万别给我自由!因为随着自由而来的是要负责任”。
《逃避自由》的这句话揭示了一个现状:
责任的重压,让那些想获得自由的人望而却步,继续听之任之。
如果想要从骆驼变成狮子,就要勇于承担责任,战胜“我应该是谁”的束缚。
正是在找到问题、并解决问题的时候,我们一次次超越过去的自己,逐渐变成自己想要成为的人。
狮子们,与自己的内心重新建立起了联络,生命的源泉再次被开启。
但是处在「狮子阶段」的人,仍然有束缚和限制。
他们刻意地反抗传统,一味地证明自己,过于亢奋地向前冲刺,无形中放大了内心的声音,前进的脚步变得越来越沉重。
不少人都在时代的推动下,从只知道埋头苦干的「骆驼阶段」,成功进阶到了一往无前的「狮子阶段」。
可狮子的亢奋和进取,似乎又缺少了些什么。
那就是精神的最高层面——接纳与归一。
3)婴儿阶段
精神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是「婴儿阶段」,为什么尼采要把第三个阶段起名为「婴儿阶段」呢?
尼采说:
“孩子是纯洁的,是遗忘,是一个新的开始,
一个游戏,一个自转的车轮,
一个肇始的运动,一个神圣的肯定。”
老子的《道德经》中也有类似的思想:
“复归于婴儿。”
这是一种不为名利、欲望所累的状态。
婴儿,代表着永远处在起点,永远有新的希望,当下的一切都可以重新开始,新的自我可以随时诞生。
大学毕业就一定要找工作;
人到了30岁就必须要结婚;
结婚了就得快点生小孩;
工作不稳定就一定会吃苦......
这些社会和家庭带来的定式,对他们丝毫不起作用。
在婴儿的世界里,他们是自己的主人。
思考想要创造怎样的人生是他们的课题,如何让自己的生命更加有价值是他们的目的。
家人的阻拦,不会减去他们在外拼搏的底气;
领导的贬低,不会削减他们心中的锐气;
朋友的离去,不会使他们怀疑感情的意义。
处在婴儿这一阶段的人,脱离了一切外在的束缚,终于找到了真实的自己。
回到婴儿的纯真状态,自我的界限逐渐消亡,一切得失归零,除去知识和经验的支撑,人回归最本真。
正是这种本真,让人充满智慧和能量。
现在的你,是活在他人的梦境里,
还是创造出了你自己的现实世界?
永远记得,真实的自己,才是你最强大的武器。

